临近春节假期,外盘尚无消息指引,国内下游开工维持低位,主流工厂备货充足,场内采购积极性不高,个别工厂按需谨慎补货,磺市资源流通降低,业者多关心节后市场,市场交投氛围显平淡,行情盘整整理为主。
导语
临近春节假期,外盘尚无消息指引,国内下游开工维持低位,主流工厂备货充足,场内采购积极性不高,个别工厂按需谨慎补货,磺市资源流通降低,业者多关心节后市场,市场交投氛围显平淡,行情盘整整理为主。
2020年1月22日,据中国财务部公告,对国际航行船舶在我国沿海港口加注的燃料油,实行出口退(免)税政策,增值税出口退税率为13%。
受IMO2020船燃新规影响,全球约1.7亿吨的高硫燃油将被低硫合规燃油、MGO及其他燃料替代。
对于中国而言,中国拥有十分丰富的炼油产能,但前期中国保税船燃全部依赖于进口。借此机会,中国保税船燃有望从“完全依赖进口”向“自给自足的同时向全球辐射”转变,进而角逐东北亚地区燃油加注中心及定价中心。
从市场获悉,中国低硫合规燃油出口退(免)税将下放2400万吨配额,其中中石化1000万吨/年、中石油600万吨/年、中海油500万吨/年、中化300万吨/年。
中国的燃料油含1218元/吨消费税、13%增值税,定义是用原油或其他原料加工生产,主要用作电厂发电、锅炉用燃料、加热炉燃料、冶金和其他工业炉燃料。蜡油、船用重油、常压重油、减压重油、180CTS燃料油、7号燃料油、糠醛油、工业燃料、4-6号燃料油等油品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燃料燃烧,属于燃料油征收范围。
而财务部对低硫合规燃油出口退(免)税政策,即低硫合规燃油生产环节免征消费税、在出口环节退13%增值税,这将为中国低硫合规燃油实现量产并向全球供应铺平道路。
中石油、中石化早已布局炼厂生产低硫合规燃油,如今退税政策出台,一方面炼油厂多了一个短链条创收的产品选择,另一方面将有助于缓和中国炼油产能过剩的局面。
2020年,中国低硫合规燃油的量产将会成为整个炼油行业的推动力!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