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节后首个交易日,国内期市开盘价格普遍回落,包括铁矿石、螺纹钢、原油、棕榈油、鸡蛋等多数品种跌停开盘,仅有黄金、白银等具有一定避险属性的品种逆市走强。
“看了一眼持仓,九成大跌,半数跌停,没有悬念。”一位期货投资者感慨道。
2月3日,节后首个交易日,国内期市开盘价格普遍回落,包括铁矿石、螺纹钢、原油、棕榈油、鸡蛋等多数品种跌停开盘,仅有黄金、白银等具有一定避险属性的品种逆市走强。
商品价格走软
2月3日收盘,期货市场大面积收跌,包括燃料油、PTA、铁矿石、20号胶、橡胶、沥青、螺纹钢、热卷、原油、郑棉、甲醇、鸡蛋、豆油、棕榈油、玻璃在内的逾20个品种跌停。其中有不少重要的大品种。
以原油为例,2月3日主力合约2003报收415.5元/吨,跌幅8.01%,成交量仅仅771手。美尔雅期货能化分析师黎磊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为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我国各省市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火车停运、高速封路、国道管制,严格限制车辆和人口流动,全国成品油消费进入寒冬期。由于中国的需求大幅削弱,全球原油需求增长停滞,疲软的需求现实造成国际油价大跌。而这倒逼炼厂延迟开工,全球原油需求最大的拉动引擎丧失动力,造成实质性的需求疲软。
同时,春节本是成品油消费旺季,由于疫情的突然来访,一下转入到寒冬,打得地炼企业措手不及。山东地炼汽柴油库存已经超过超过40%的警戒位置,引发炼厂大幅降价,但成品油市场仍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利润大幅萎缩,叠加工人不能按时到岗,山东地炼常减压装置开工率下滑至48%,对原油的直接需求大幅下滑。
除原油外,具有显著金融属性的铜也是商品期货市场重要的“晴雨表”。春节后首个交易日全线低开,沪铜主力合约Cu2003更是以跌停价44780元/吨开盘,但随后有色板块整体收复部分跌幅。截至2月3日收盘,沪铜期货主力合约收报45040元/吨,下跌6.48%,沪铝期货主力合约Al2003收报13605元/吨,下跌3.68%。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