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和迹象出现,但仍处于不稳定时期,需密切关注企业复工等相关政策的时间表以及疫情数据的走势情况,可参考新增确诊人数的边际拐点指标。
缓和迹象出现,但仍处于不稳定时期,需密切关注企业复工等相关政策的时间表以及疫情数据的走势情况,可参考新增确诊人数的边际拐点指标。
春节期间,新冠病毒疫情持续发酵,海外权益市场普遍下跌。2月3日,假期积累的负面恐慌情绪在开盘首日一次性集中释放,三大期指大幅跳空低开,其中IF、IC以跌停板报收,市场调整较为充分。在央行、证监会等多部门出台支持政策,及时释放流动性之后,投资者情绪趋于稳定,期指市场展开修复,已连续三天出现普涨行情。技术上来看,三大期指有回补缺口需求,但2月3日向下跳空缺口的压力较大,反弹空间或有限,缺口下方维持振荡的概率较大。
影响逻辑
2020年2月,新冠病毒疫情成为影响市场偏好的关键变量。我们应坚持以全面的、动态的、多周期的视角来看待疫情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短期来看,一方面,疫情暴发导致风险偏好回落,从市场情绪层面对股市造成一定影响;另一方面,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较大,部分行业盈利增长面临下调压力,从企业盈利角度对A产生抑制。中期来看,疫情缓和的时间节点决定市场触底的时间点。同时,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相关政策组合也会对市场产生影响。长期来看,随着疫情的消退,股指的决定性因素将回归到经济基本面和资金流动性层面。综合来看,疫情对市场表现为短期影响,长期很难改变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运行和发展趋势。
一般来说,投资者通常会在事件发生时低估它的严重程度,随着标志性触发事件的发生,市场会出现恐慌并大幅下跌。然后,随着标志性缓和信号的出现,市场出现反弹。最后,随着事件冲击影响的消失,市场回到基本面、流动性的决定框架。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