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本次疫情,华泰期货研究院的研究员们,为了更好的梳理产业供需,更好的评估疫情对产业的影响和冲击,从正月初三开始,系统的对产业进行跟踪、梳理、研判,并连续发布了多篇专题分析,给予市场参与者,更清晰的供需研判,感兴趣的,仍可访问《华泰期货黑色研究》公众号查阅,逻辑和数据依然有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一场席卷全国的肺炎疫情,彻底打乱了所有产业的春季部署,其中影响最为直接的,就是中国的钢铁产业,以及与钢铁关联紧密度最高的广义建筑产业。
针对本次疫情,华泰期货研究院的研究员们,为了更好的梳理产业供需,更好的评估疫情对产业的影响和冲击,从正月初三开始,系统的对产业进行跟踪、梳理、研判,并连续发布了多篇专题分析,给予市场参与者,更清晰的供需研判,感兴趣的,仍可访问《华泰期货黑色研究》公众号查阅,逻辑和数据依然有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句话放到钢铁行情的研判上来,永远有效。
2018年春季的躁动行情,仍然历历在目,仅仅由于消费迟来了2周,形成了钢铁行业近几年最大伤害的价格下杀(注:18年11月、19年7月的价格下跌幅度也很大,但由于中间库存小,行业整体受伤害程度非常有限)。
库存,永远是观测、检验商品供需形势最直接,最有效的指标。为何过去四年,我们看到了钢价经历了四次近千点的上涨?一个核心的前提条件,就是低库存。过去四年,我们也经历了两次春季的价格大幅下跌,分别是17年的热卷和18年的螺纹。这两拨行情一个典型的前提条件,就是库存累积过高,消费迟缓。
回到当下,我们看到几个毫无争议的事实:
钢材整体库存已经接近历史新高水平,钢厂大面积憋库,并且未来三周难以看到整体库存的下降。
全国春季建筑工程的启动平均延后至少在3周以上。
肺炎疫情仍未到拐点,人员流动的管制仍难放松。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