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上玉米短期呈现企稳;长期暂未扭转弱势。从供需上考虑,因疫情影响,节后玉米购销节奏受影响,区域供需失衡,随着国内政策粮拍卖和疫情缓和可能,局面将有所缓解。在中美遵循减税协议的意愿下,远期进口美玉米、乙醇等商品预期高,不宜忽视对国内玉米市场的冲击影响。
上周在新冠疫情影响和禽流感再次发生的情况下,玉米价格表现意外坚挺,主力05合约呈现震荡偏强的走势。由于交通运输不便,玉米购销节奏受到影响,区域供需阶段失衡;随着国家政策粮拍卖和新冠疫情缓和,失衡局面将有所缓解。另一方面,中美互征关税降低,根据协议进口美玉米、乙醇、DDGS等商品或将逐渐落实。需求端生猪存栏数据公布延迟,且猪瘟疫情影响并未解除,上半年恢复前景暗淡;禽流感的发生也会对禽类产品生产消费产生影响。深加工方面复工时间延迟,而消毒酒精和医用葡萄糖等消费对深加工的生产有一定提升,不过占比不高。综合看来,玉米供应能力充足,而在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反弹难度较大。
一、玉米走势震荡偏强
上周玉米价格表现坚挺,主力2005合约震荡偏强。从均线走势上看,玉米05合约呈现均线缠绕,说明此时玉米期价阶段性企稳;切换至周线级别来看,仍处于关键周线支撑暂未走出弱势。淀粉2005合约走势稍弱,未能站稳关键均线。
现货方面,全国玉米均价大幅上涨,自节前1860元/吨附近涨至1880元/吨附近;全国淀粉均价报价不多,总体稳定。
二、双“疫”施压
年前新冠疫情发酵,节后多地交通陷入管制。玉米购销节奏受到影响,更多影响的是地区间供需失衡,产地玉米难出,“疫”区玉米难进;而由于节前用粮企业备库能使用时间有限,特别是中小型养殖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大。国内开放政策性粮食拍卖缓解一定供应问题,据交易结果来看,2月7日计划投放16年玉米296万吨,实际成交了108万吨,成交率并不算高;考虑或运输仍面临一定困难。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