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春节后开盘两日近10%的恐慌性下跌后,乙二醇盘面走出了较为坚实的小幅震荡反弹行情。随着疫情走势逐渐趋稳,盘面逐渐进入超跌修复逻辑,叠加近期政策性利好释放,市场情绪有所回暖。尽管短期需求端的不确定性仍然对乙二醇价格存在压制,但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淡化,价格仍将回归基本面;而随着新装置投产落地,近半年基本面最大的利空因素由预期转为现实,累库一致预期下市场核心因素或出现切换,后市需求端的恢复进程将成为市场节奏的决定性因素。
在经历了春节后开盘两日近10%的恐慌性下跌后,乙二醇盘面走出了较为坚实的小幅震荡反弹行情。随着疫情走势逐渐趋稳,盘面逐渐进入超跌修复逻辑,叠加近期政策性利好释放,市场情绪有所回暖。尽管短期需求端的不确定性仍然对乙二醇价格存在压制,但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淡化,价格仍将回归基本面;而随着新装置投产落地,近半年基本面最大的利空因素由预期转为现实,累库一致预期下市场核心因素或出现切换,后市需求端的恢复进程将成为市场节奏的决定性因素。
1
当前供需情况:累库预期边际转弱
疫情的蔓延给下游纺服产业链带来沉重打击,短期内聚酯需求端的断崖式下滑已成明牌,由此带来的巨量累库预期成为近期乙二醇盘面最大的利空因素。但开市迄今已半月,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下游复工开始提上议事日程,尽管由于各地仍存在严格的管制政策,真实复工情况未必如预期;但终端逐渐恢复运行带动下,聚酯工厂开工负荷进一步走低空间已经有限。
图1聚酯各产品负荷走势
数据来源:CCF,中粮期货研究院
图2下游织造负荷走势
数据来源:Wind,CCF,中粮期货研究院
供给端,虽然国内开工仍然处于高位,但是现实的供应情况并非如此乐观。一方面,北方陆路物流的持续受限导致乙二醇产销区出现分割,大量产品滞留于产区工厂,而前期国内供应主要来自长三角乙烯法装置EO回切EG带来的增量;另一方面,上周后半周寒潮侵袭,长江多处港口封航,船货大量延迟到港。这样除了春节期间大幅积累的存量之外,新货源不畅导致后续累库进度不及预期;在当前库存仍处于相对低位的情况下,累库预期带来的利空因素逐渐边际转弱。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