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20号胶期货顺利完成首次交割。至此,20号胶期货整体业务流程全部走通。
据记者了解,在本次交割中,上期所子公司上期能源与参与交割各方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700吨20号胶的交割。
20号胶期货自去年8月12日上市以来已平稳运行满半年,总体来看,各类市场参与者稳步增加,各业务环节运作衔接顺畅,价格发现、套期保值等功能逐渐发挥。
据统计,截至2月17日(20号胶期货首个合约的最后交易日),20号胶期货共运行123个交易日,累计成交141.66万手(单边,下同),累计成交金额1489.30亿元,日均成交量1.15万手,日均成交金额12.11亿元,日均持仓量3.15万手,期末持仓为3.03万手。在交易和持仓方面,法人客户占比均超过六成,境外客户占比稳定增长。
截至目前,共有来自中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4个国家的25家企业的37家工厂的产品成为20号胶期货注册商品;位于上海、青岛和海口三地的10家指定交割仓库,核定库容37万吨,第一批启用库容30万吨。截至2月17日,20号胶期货库存30866吨,小计库存53445吨。
在广东省广垦橡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茗看来,20号胶期货为境内外天然橡胶行业提供了新的价格参考和套保工具,与上期所的天然橡胶期货互为补充,协同效应明显。在20号胶期货上市后的这半年中,天然橡胶期货的日均成交金额环比增长3.88%,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
海胶集团上海龙橡公司董事长陈祖敬认为,20号胶期货相比天然橡胶期货有诸多创新之处,这也引导国内相关企业突破原有模式去思考问题。经过近两个月的探索和筹备,海胶集团于1月23日生成首单国产20号胶保税仓单,未来海胶集团将充分运用天然橡胶期货和20号胶期货,为企业运营保驾护航。
创元和赢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顾仁舟告诉记者,我国20号胶高度依赖进口,进口贸易企业和下游轮胎企业均面临巨大的价格波动风险,20号胶期货的上市为国内相关产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套期保值工具。与此同时,20号胶期货为保税现货市场提供了一个人民币价格参考,其在反映20号胶供需基本面情况的同时,还反映了市场对汇率变化的预期。随着20号胶期货的继续运行,市场对其了解会更加深入,其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将得以更加充分地发挥。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