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欧佩克与俄罗斯那一场没有结果的会议,引发了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全面价格战。周一开盘后,美、布两油迅速走低,双双暴跌逾30%。有分析称,沙特掀起价格战可能会带来广泛的政治和经济冲击。
上周欧佩克与俄罗斯那一场没有结果的会议,引发了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全面价格战。周一开盘后,美、布两油迅速走低,双双暴跌逾30%。有分析称,沙特掀起价格战可能会带来广泛的政治和经济冲击。
高盛警告称,油价可能跌至每桶近20美元。这对于整个石油行业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从埃克森美孚这样的巨头到德克萨斯州西部规模较小的页岩钻探商,都难以在这场灾难性的崩溃中独善其身。
而对于安哥拉、哈萨克斯坦等依赖石油来增加财政预算的国家来说,随着油价暴跌其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将面临考验。高盛指出:
沙特掀起又一次价格战,这可能会重塑全球政治体系,并削弱海湾国家的影响力。随着化石燃料相对于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力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可能会遭遇挫折。
总部位于休斯顿的能源咨询公司Lipow Oil Associates总裁安迪利波(Andy Lipow)则表示: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市场被一波开市抛售潮所击垮。欧佩克为争夺市场份额而发动的价格战显然出乎市场意料。”
从历史经验来看,每当沙特发动价格战,试图蚕食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时,油价就会大幅下跌。比如1985年底到1986年3月,WTI原油下跌了66%;上世纪90年代末,当沙特与委内瑞拉闹翻时,布伦特原油一度跌破每桶10美元。
而最近一场令交易员们心惊胆战的价格战,发生于2014年。当时,美国页岩油产量激增,促使欧佩克打开了增产的大门,试图压低油价进而削弱美国页岩油的增产力度。
然而,这一战略以失败告终,页岩油生产商表现出的弹性令沙特无奈,在全球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布油于2016年跌破每桶30美元。正是那次危机促使欧佩克与俄罗斯等国联手削减产量,帮助依赖石油收入的经济体渡过难关。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