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低油价倒逼供需平衡之外,当前博弈格局亦存在一些改变的可能。疫情发酵是供应端生变的背景,若需求预期见底回升、宏观情绪重新转暖,减产联盟稍加减产将对油价形成明显提振,届时达成协议的可能将大幅提高。此外,特朗普施压沙特、美俄博弈出现转机等皆有可能促使减产协议再回谈判桌,低油价下传统产油国财政情况将逐步恶化,长期来看仍具有再度冻产减产的可能,需要的是等待一个契机。
近期原油市场关键事件点梳理:
①1月中旬开始,新冠肺炎在国内逐步蔓延,1月23日武汉封城,油价下跌开启;
②2月10日开始国内新增确诊人数下降,油价迎来反弹;
③2月21日开始境外确诊人数快速增加,油价重回下行通道;
④3月2日进入减产会议周,全球降息潮涌现,油价短线反弹;
⑤3月6日OPEC+减产会议未达成协议,4月开始减产联盟产量不再受限,油价单日暴跌近10%。3月7日沙特将4月官价下调6-8美元/桶,折扣幅度创逾20年来最大,与此同时,沙特表示如有需要将增加产量至1200万桶/日的纪录水平,再次证实了增产即将开启。3月9日油价一度下跌逾30%。
图1:近期原油市场关键事件点与价格梳理
一、供应端三足鼎立之下博弈格局再度生变
随着美国原油产量突破1000万桶/日大关,原油市场供应端三足鼎力的格局已经形成。页岩油革命第一次对油价的冲击显现在2014-2015年,当时沙特带领欧佩克采取增产打压价格的方式应对供应冲击,欧佩克产量与油价发生了罕见的背离。页岩油产量在油价下跌过程中表现出了相对较强的韧性,自高点回调仅约100万桶/日。以沙特和俄罗斯为代表的传统产油国难耐低油价,于2016年末形成欧佩克+减产联盟,此后沙特超额减产叠加伊朗、委内瑞拉被动减产使得原油市场供应端明显收紧,维持了近3年的中油价波动。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产量整体保持平稳甚至一度略有增加,并没有为减产提供应有的贡献,美国产量持续增长,页岩油生产商享受了中油价带来的红利。
图2:俄罗斯、沙特、美国原油产量
图3:油价及欧佩克、沙特产量同比变化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