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海外疫情升级叠加“欧佩克+”正式会议谈崩,油价巨幅下跌至近三年低位。其中,被市场寄以厚望的“OPEC+”会前会中多次表态将减产100万或150万桶,但俄罗斯仍决意不配合令谈判破裂,远超预期的结果令油价崩溃暴跌。
近一周,海外疫情升级叠加“欧佩克+”正式会议谈崩,油价巨幅下跌至近三年低位。其中,被市场寄以厚望的“OPEC+”会前会中多次表态将减产100万或150万桶,但俄罗斯仍决意不配合令谈判破裂,远超预期的结果令油价崩溃暴跌。
3月11日,国内商品期货收盘,原油大跌10.6%,沥青跌超5%。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美国WTI原油跌1.35%,报33.8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跌1.01%,报26.84美元/桶。
在疫情全球蔓延、需求曙光难现背景下,油价暴跌已让美国页岩油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页岩油还能“存活”下来吗?
产油国间的“大国博弈”
2016年底以来,为应对页岩油革命带来的全球石油过剩局面,“欧佩克+”进行了持续至今的减产护价行动,才得以令油价维持在50-70美元/桶中高区间运行,其代价是三年多来OPEC与俄罗斯的市场份额从46%降到41%,而美国页岩油无论价格涨跌,其份额都在增长。
在今年疫情造成全球需求巨量流失、油价崩塌的紧要关头,“欧佩克+”与俄罗斯之间就扩大减产协议无法达成一致,导致油价崩盘。银河期货原油期货分析师刘燕义告诉记者,单从减产的付出与收益来看,俄罗斯理应在会议上予以配合共同挺价救市,但在大国、政治博弈角度看,俄罗斯作出如此选择也似乎合情合理:
其一,早年乌克兰问题美国率先对俄罗斯进行制裁,近两年又不断加大对伊朗、委内瑞拉的制裁,去年12月对俄罗斯在欧洲的“北溪-2”油气管道项目进行制裁,极大地伤害了俄罗斯众多石油利益。2月18日,美国再次制裁俄油公司对委油的中转业务。在近日“欧佩克+”举行会议前后,亦有报道称,美国仍在拟定追加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制裁,美国步步紧逼,以致俄罗斯断然决定不再进行减产护价,目的正是为了冲击美页岩油企业。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