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铜生产快速恢复、进口保持较高水平,但消费恢复缓慢,供应过剩情况下国内铜累库仍在持续,铜价承压下行。
国内精铜生产快速恢复、进口保持较高水平,但消费恢复缓慢,供应过剩情况下国内铜累库仍在持续,铜价承压下行。
受新冠疫情影响,2月上旬安泰科调研各冶炼厂运营情况,据此预估国内阴极铜产量同比、环比均会出现较大降幅。但随着各企业响应号召积极复工复产,从2月中下旬冶炼厂生产状况来看,各企业纷纷加大硫酸销售力度,硫酸涨库风险得到较好缓解,叠加现货铜精矿加工费持续回暖,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冶炼厂被动减产压力降低,2月份国内阴极铜产量明显好于预期。据安泰科调研,2020年2月份样本企业合计生产阴极铜同比减少5.0%,环比基本持平,1-2月样本企业累计生产阴极铜同比下降4.1%。
同期,下游加工和终端企业也受疫情影响极大,虽然也在积极复工,但复工后的复产率并不高,安泰科初步调研,2月各加工材品种的开工率都在40%以下。
据海关快报数据,中国1-2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84.6万吨,同比增加7.2%。对此据安泰科初步调研,前两个月、特别是1月,虽然进口持续亏损,但整体情况好于2019年同期,且2019年末CSPT表示考虑减产,去年底市场又普遍对今年上半年国内消费和价格预期较为乐观,导致有部分贸易商进口积极性仍较高;再考虑到船期因素,也有部分进口是受此前乐观预期的带动。2月虽然疫情影响港口效率、物流等,但在2月中上旬市场普遍认为2月国内冶炼厂产量将受到较大冲击,进口积极性仍存,加之复工复产后滞港现象明显缓解,整体对2月进口操作影响有限。因此1-2月进口同比增长在意料之外,却也还能解释。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