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研究报告全文如下:
10月18日,统计局公布第三季度GDP和9月经济数据。 广发证券关注以下信号:
一是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明显加快,全年目标实现难度降低。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两年同比(几何平均值,下同)4.4%,明显高于二季度的3.3%,略有回升低于一季度的4.6%。 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只要四季度增速超过4.4%,就可以实现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 考虑到去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2.9%,明显低于三季度的3.9%,今年四季度实现4.4%的难度相对较大。 年内对额外政策刺激的需求可能会减少。
二是9月经济指标两年同比增速均在4%以上。 工业增加值连续两年同比增长5.4%,固定资产投资(当月)为4.5%,服务业生产指数为4.1%,零售额为4.0%。 9月经济数据延续8月复苏态势,可能受到社会融资力度加大等因素支撑,推动工业和投资回升。
第三,三季度居民消费倾向回升,可能开始消耗过剩储蓄。 按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除以可支配收入计算的消费倾向,第三季度达到69.8%,比2019年同期高2.2个百分点,而第一、二季度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2个和2.3个百分点。分别为2019年同期。 这意味着居民过剩储蓄转化为消费。 考虑到消费倾向已经较疫情前较高,可能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不大,但将前期积累的过剩储蓄转化为消费仍有很大空间。 根据2019年的消费倾向,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居民人均超额储蓄累计约3793元。 但2023年第三季度消费倾向的增加对应的支出仅增加210元,人均剩余超额储蓄为3583元。
消费成为今年经济的主要拉动力。 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4.8%,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的贡献率分别为22.3%和-17.1%。 9月份,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2%,较8月份的2.5%大幅回升。 细分来看,烟酒、饮料、服装鞋帽、粮油食品、建筑装饰材料等反弹明显。
四是投资小幅回升,但需求仍相对不足。 9月份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均较8月份有所回升,分别增长0.6%和0.8%。 但9月份投资、出口、零售三项需求指标加权同比增长2.8%(上月为2.0%),低于工业增加值加权同比增长价值和服务生产指数为6.0%。 工业产销率同比为-0.4%,仍低于去年同期,较8月份-0.7%收窄。 这些迹象表明需求仍然相对不足。
五是民间投资降幅收窄。 9月累计民间投资同比-0.6%,较8月-0.7%小幅回升。 前期民间投资增速较低,部分受房地产开发投资拖累。 剔除房地产外,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1%。 9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7.2%,略低于8月份的7.4%。 从同比看,9月份民间投资增速为0.1%,明显好于7-8月的-2.3%和-2.2%增速。
六是房地产新开工和竣工数据小幅恢复。 9月房地产数据依然低位震荡,8月投资和销售同比小幅下滑。 但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资金来源国内贷款累计同比降幅收窄,环比分别为+1.0、0.6、1.7。 % 继续关注后续房地产环比数据的反弹情况。
七是失业率大幅下降。 9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0%,创22个月新低,低于2019年同期的5.2%; 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2%,创21个月来新低。 与2019年同期相同。
经济数据持续复苏,政策加息需求减少,债市短期将聚焦资金。 三季度GDP和9月经济数据延续8月反弹态势,但需求仍相对不足,表明经济复苏基础仍需巩固。 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预计仍将保持宽松,但实现全年增长目标的难度将会降低,年内加大货币政策(降息)的必要性可能会减少。 10月份,由于国债发行量增加,资金压力有所加大。 关注23日至25日的纳税期以及跨月期间央行的对冲规模。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财政政策和房地产销售情况。 在财政政策不加码的背景下,长期利率可能持续波动,持续上行的风险相对可控; 11月初融资形势缓和后,债市有望小幅复苏。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