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全文如下
中信建投:周期性复苏+AI共振,开启AI PC发展元年
全球PC市场在跌至近十年低点后预计将在2023年复苏。2020年至2021年,远程工作和教育需求的增长促使大量PC购买,更换时限迫近。 此外,由于广泛使用的Win10预计将于2025年底停止支持,B端市场的换机需求有望提振。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有望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英特尔、高通、微软等科技巨头正在积极推动AI PC的发展。 预计2024年将是AI PC元年。 AI PC的成熟不仅可能催化换机潮,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还能促进核心零部件价值的提升。 产业链也存在变革的机会,核心传统生态正面临ARM架构、国内厂商等新兴力量的挑战。 在未来多元化发展趋势下,本土厂商有望打破海外厂商在产业链核心价值上的主导地位,从而引领本土PC产业链的成长和创新。
换机周期临近,更新升级临近,催化PC市场的复苏和反弹。 全球PC市场在过去十年经历了衰退->复苏->衰退的循环,预计将在2023年回到过去十年的历史底部。笔记本电脑是PC市场的主流出货形态,最佳更新周期为四年。 2020-2021年全球因COVID-19疫情而购买的大量笔记本电脑刺激了家庭办公和教育的需求,逐渐接近更换时限。 另外,从历史上看,各代版本支持的结束一直是B端更换的重要推动力。 广泛使用的Win10将于2025年底停止支持,届时B端替代品的需求预计将得到提振。
硬件巨头布局AI PC的决心强烈,2024年行业将持续演进。终端侧AI在成本、能耗、可靠性、安全性和个性化等方面具有优势,应用价值逐渐显现。 PC作为生产力工具,交互方式全面,性能优势突出。 有望成为AI终端最快的应用之一。 英特尔、AMD、高通等PC行业硬件巨头正在积极推动AI PC的发展,品牌厂商也在努力提升产品设计和集成度。 在软件领域,微软等第三方软件厂商正在将更多的AI能力融入到自己的产品中。 随着硬件和软件的协同进步,AI PC产品将逐渐成熟,2024年有望成为AI PC元年。 AI PC产品的出现,一方面有望催化换机潮,从而惠及整个产业链; 另一方面,也将推动核心零部件价值的提升。 其中,处理器和存储将直接受益,确定性较高,散热、电池等环节则有望间接受益。
行业传统封闭生态面临变革,本土厂商有望崛起并引领产业链增长。 在PC标准化和全球电子产业转移的趋势下,台湾厂商享受到了PC市场发展的第一波红利。 微软和英特尔在x86平台下形成的封闭生态系统稳定了PC市场格局,产业链集聚相对稳定,形成美国厂商控制高价值芯片和品牌,台湾厂商控制周边零部件、OEM厂商的局面和品牌。 生态系统的开放程度对市场的品牌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产业链的动态。 因此,PC产业链一直未能像手机那样大规模转移到中国大陆。 当前,传统生态系统正面临挑战。 一方面,海外科技巨头纷纷展开ARM PC布局。 另一方面,国产鸿蒙操作系统旨在打造全场景互联生态,有望覆盖PC领域。 在国产替代的大趋势下,本土厂商有望在占据产业链核心价值的生态和品牌端突破海外厂商主导的语音体系,引领本土PC产业链的成长进程。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