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参考此前的政策文件及官方表述,中信证券研究认为,本次特别国债的投资方向将聚焦两个关键词:
1)安全,包括科技自主、国防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
2)发展,包括未来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人口高质量发展、美丽中国建设。
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我们建议当前重点关注新基建、航空航天产业、能源资源等领域。
▍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5月起陆续发行,聚焦“双一流”建设,首批项目已梳理完毕。
2024年两会提出,从今年起,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双重”),今年将发行1万亿元。财政部官网显示,本轮涉及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包括20年期、30年期、50年期。 其中,30年期将于5月17日首次发行,20年期将于5月24日首次发行,50年期将于6月14日首次发行。国家发改委在5月2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2月起组织地方有关部门对2024年可开工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进行清理储备。目前,已清理出一批符合“双重”建设要求、可立即安排投资的重大项目,待国债资金到位后即可加快建设。
▍从其发布背景来看,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值得特别关注。
一方面,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危机态势持续,俄乌、中东等局部地缘政治冲突持续且无缓和迹象,台海、南海、朝鲜等东亚热点问题持续紧张,今年美国大选进一步加剧全球环境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中美战略竞争呈现长期化,美国乃至欧洲密集出台各种贸易保护政策,试图降低对中国供应链依赖。面对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美两国势必围绕相关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在3月6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查杰强调,发行特别国债,“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从投资领域看,把握“安全”与“发展”两个关键词。
本次专项国债期限可长达50年,创历史新高,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匹配那些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重大工程项目。参考此前的政策文件和官方表态,我们认为本次专项国债的投资方向将围绕两个关键词:
1)安全,涉及高水平科技自主、国防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领域;
2)发展,可能涉及未来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公共服务保障设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养老、教育、托幼等)、美丽中国建设(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等)。
▍结合外部环境、政策导向、行业现状,建议重点关注:
1)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推动应用基础研究、发展战略性未来产业的基础,包括计算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信息技术、5G/6G等,上述技术可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治理能力。
2)航天产业:卫星互联网关系到“频率占用和轨道保护”任务以及“未来太空”产业,而低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通道运行和物流效率,促进区域一体化,也有利于粮食安全。
3)能源资源:一方面金属、煤炭、油气是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对国防安全意义重大。另一方面,未来工业发展本身也可能带来能源资源的结构性失衡。例如近期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引发业界对电力短缺的担忧。建议关注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等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能源储能、核能、核聚变、氢能等。
▍危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弱于预期;国内宏观流动性收紧超预期;国内产业政策变化超预期;中美科技贸易、金融等领域摩擦加剧等。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