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财经新闻网

动力煤产业政策逻辑详细分析

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20-01-15 17:37:25 

中国的政经环境从来都是“自上而下”的,但政策的制定又是基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这样形成一个经济决定政策,政策引导经济的循环。即经济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政策会根据经济的发展阶段特点,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供需结构,而经济也会因为有政策的引导而有既定的发展方向。cCr财经新闻网

中国的政经环境从来都是“自上而下”的,但政策的制定又是基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这样形成一个经济决定政策,政策引导经济的循环。即经济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政策会根据经济的发展阶段特点,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供需结构,而经济也会因为有政策的引导而有既定的发展方向。cCr财经新闻网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社会生产里水平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时候,是“需求侧改革”;后来物质供给极大的丰富了,供给过剩,则国民经济主要矛盾有转变,政策就是目前的“供给侧改革”,然后再到最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cCr财经新闻网

以上是些题外话,今天主要聊我所认为的动力煤产业逻辑。cCr财经新闻网

同样的,研究基本年政策,也不能就行业而论行业,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是统筹全局而考虑,经济政策的目的是把整体的蛋糕做大做强,不会去过分的关注某些细分领域的某几个行业。之前文章有说过:16年的供给侧改革,不会因为当时电厂的亏损而放弃;没有因为企业融资难而大面积放水;没有因为部分企业环保的压力过大而放弃环保政策;在过去的几十年,没有因为一部分人觉得房价高买不起房子,而大面积引导房价下跌,包括到现在,也还是“稳房价”,“稳”的意思是不让大涨,同时也是不让大跌。cCr财经新闻网

即政策的制定,要更加统筹和宏观,是一盘棋来考虑问题。你我分析市场,亦不能就行业论行业,把眼光放远,或许思路能更开阔,比如在煤电领域,不要盯着电厂亏损或盈利问题,也不要盯着煤炭领域供给侧改革成果流失的问题,这些都是在某阶段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而并非最终目的。cCr财经新闻网

1234下一页末页共4页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cCr财经新闻网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
'); })(); /* 360自动推送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