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周期背后伴随产业结构的变化,pta行业逐步形成产能寡头化、装置大型化、产业链一体化等趋势,上述变化使得头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未来行业新旧产能更替进程有望加速。
PTA期货于2006年12月18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其上市之初便备受市场关注,在经历近14年的发展后,pta期货已经成为全球聚酯产业链定价体系核心。回溯过往,我们发现pta期货上市也是国内行业发展的分水岭,2006年以前国内pta行业发展缓慢、产能缺口较大,上市后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我国随即跃升为全球最大的pta生产及消费国。
产能周期及结构变化
自期货上市至今,国内pta从供应短缺到产能严重过剩,再到落后产能出清,最后实现行业稳步复苏,市场经历了一轮完整的产能周期,同时行业结构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从pta产能周期、产能结构两方面作为切入点,并由此剖析不同发展阶段中行业变化特征,期望对未来行业变化有参考意义。
pta期货上市之初,国内产能规模仅为945万吨,产能缺口较大,对外进口依存度超过50%。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方案,国内四万亿计划应运而生,较大的产能缺口及高额利润刺激民营资本大举进入pta行业,新项目纷纷立项上马,pta行业随即开启一轮大规模的扩能运动,而2011-2012年便是此轮扩能周期的高峰。截止2019年底,国内pta总产能、有效产能分别为5449万吨、4856万吨,自2006年起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4.43%、13.42%。
依据产能周期理论,我们对pta行业产能周期作出如下划分:
1。 2007-2014年产能快速扩张。
2。 2012-2014年产能走向过剩。
3。 2013-2016年落后产能出清。
4。 2017-2019年行业逐步复苏。
5。 2019年开启新一轮产能周期。
从时间维度看,pta产能周期不同阶段存在重叠现象,即产能扩张到超过临界值,供应便从短缺转向过剩,而伴随过剩日益严重,市场化竞争倒逼落后产能出清,然而资本投资的连续性导致扩能仍在持续,但扩能速度已经明显放缓。接下来,我们将对产能周期不同阶段的市场特征演绎进行归纳: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







Copyright © 201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