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受疫情影响,玻璃需求推迟,库存不断攀升,玻璃价格一路下跌,3月下旬疫情逐步得到控制,4月14日玻璃期货2101合约价格跌至1161点以后,价格一路攀升,在8月18日玻璃期货价格一度达到1884点,涨幅62%,成为商品市场最为强势的品种之一。
年初受疫情影响,玻璃需求推迟,库存不断攀升,玻璃价格一路下跌,3月下旬疫情逐步得到控制,4月14日玻璃期货2101合约价格跌至1161点以后,价格一路攀升,在8月18日玻璃期货价格一度达到1884点,涨幅62%,成为商品市场最为强势的品种之一。目前成交量活跃,市场关注度较大。
打开APP,查看更多高清行情》
玻璃的核心逻辑与后市展望:供应端
在提起产量之前,不得不提到玻璃的产能。近几年来,玻璃行业一直是国家严格控制产能的行业,自2015年以来工信部先后出台多个限制玻璃行业产能的政策文件,分别有工信部产业〔2015〕127号《关于印发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工信部原〔2017〕337号《关于印发钢铁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工信厅联原〔2018〕57号《关于严肃产能置换?严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新增产能的通知》,基本确立了近几年玻璃行业产能情况。去年下半年的玻璃涨价行情,已经表现出玻璃的产能不足的端倪,只是今年疫情打断了玻璃继续上涨的行情,而在疫情受到控制后,玻璃延续了上涨行情,并且在国家不断进行经济刺激的政策驱动下,玻璃价格快速上涨。
在产量方面,今年以来受前期疫情影响,3月份玻璃价格大幅下挫,部分玻璃企业停产、冷修增多,尤其沙河地区叠加环保因素,永久停产6条生产线(沙河金仓、鑫磊、长城八线、海生一、二线、迎新四线),致使玻璃产量大幅下滑。随着疫情逐步控制,玻璃产量环比逐步提高,但1—7月份平板玻璃累计产量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0.3%,预计9—12月份产量同比增幅提至2%—3%的水平,产量同比增幅十分有限。利润方面,据隆众资讯和玻璃协会监测,玻璃利润已经在600—800元/吨,达到了几年来的绝对高位。在超高利润驱动下产量迟迟不能大幅提高,主要原因仍然是产能不足,这是玻璃价格近两年持续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







Copyright © 201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