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纯碱期货价格大幅上涨,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纯碱期货指数极为罕见地涨停,最终八月收获了18.02%的月度涨幅。9月3日,纯碱期货持续攀升,2101合约盘中再次创下1822元/吨的价格新高,较45日前(7月20日)的1436元涨幅达22.85%。不过,创新高后,期货价格便出现大幅回落。截至9月4日收盘,纯碱期货主力合约报收1765元/吨,跌幅达1.84%。
长久以来,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纯碱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经济发展,国内纯碱消费量整体呈递增趋势。制造玻璃的原料之一就是纯碱,即碳酸钠,1吨玻璃需要0.2吨纯碱,在玻璃成本中占据比例为20%—30%。与此同时,纯碱中的重碱部分主要用于玻璃生产,2018年重碱生产占比达49%,并且有逐步增加的趋势,所以纯碱价格与玻璃价格有一定的相关性。
今年年初,由于行业不景气,叠加今年上半年的疫情影响,纯碱行业下游需求一度大幅萎缩,行业库存高企,价格出现大幅下降,纯碱期现货价格一路下探,跌幅达12.23%,7月底纯碱指数跌至近年来最低点1436元/吨。不过,随着国内疫情缓解,下游需求陆续恢复,纯碱生产企业库存也连续下降,市场价格开始止跌回升。
8月以来纯碱期货价格大幅上涨,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纯碱期货指数极为罕见地涨停,最终八月收获了18.02%的月度涨幅。9月3日,纯碱期货持续攀升,2101合约盘中再次创下1822元/吨的价格新高,较45日前(7月20日)的1436元涨幅达22.85%。不过,创新高后,期货价格便出现大幅回落。截至9月4日收盘,纯碱期货主力合约报收1765元/吨,跌幅达1.84%。

打开APP,查看更多高清行情》
自然灾害+停产检修助推纯碱涨价
自8月以来平板玻璃价格上调速度加快,目前原片价格已经超过往年同期200-300元/吨,部分玻璃生产企业最高产销率达到200%,最低也有70%左右。从近3个月的生产线变化情况来看,点火、复产叠加新建生产线数量高达14条,而放水冷修数量仅4条,日熔量净增7400吨,供应增量非常明显。
但是玻璃生产线增量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势必也会放缓后期产能增速。在国家政策基调下,玻璃行业除置换老旧产能外不能新投、新建新产能,因此短期生产线的大量点火也只是将生产水平恢复至疫情前、甚至是往年同期水平,再度增加的空间已经不多。因此,后期重碱需求可能维持在高位水平,但对重碱需求新增量将非常有限。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







Copyright © 201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