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财经新闻网

关注双十一后的需求行情 短纤期货能否拯救聚酯产业链?

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20-11-06 08:45:51 

国庆假期后,聚酯产业链在下游带动下走出反弹行情,特别是10月涤纶短纤期货上市以来,一度在6个交易日内快速上涨20%,似乎给一潭死水的聚酯产业链带来了一丝活力。尽管此后短纤期货逐渐冲高回落,但仍然维持着相对强势的位置。HKM财经新闻网

2020年对于聚酯产业链而言可谓“至暗时刻”,投产周期叠加疫情影响,产业链各环节价格都降到了历史低位,在全产业链供应过剩、库存高企的格局下,几乎令人看不到希望。但国庆假期后,聚酯产业链在下游带动下走出反弹行情,特别是10月涤纶短纤期货上市以来,一度在6个交易日内快速上涨20%,似乎给一潭死水的聚酯产业链带来了一丝活力。尽管此后短纤期货逐渐冲高回落,但仍然维持着相对强势的位置。HKM财经新闻网

基本面:生产周期放大短期需求HKM财经新闻网

基本面来看,近期涤短市场处于供需两旺的状态。可以看到,短纤工厂开工率已经接近开满,库存已经快速去化,甚至出现了超卖的情况。与此同时,下游织机开工同样也到达历史高位,接近开满的位置,坯布库存目前还处于高位,但也在去化的过程中。由此可见,短纤这个环节的整个供应部分已经完全绷紧了,供给端很难再出现更大的弹性。因此,近期决定短纤行情的核心逻辑就在于需求端的真实情况。HKM财经新闻网

关于需求端,国庆节前后市场上讲出了几个故事。首先是关于印度订单的转移导致需求的短期快速增长。但是上从9月以来印度的新增确诊已经环比走低,二次疫情的边际影响逐渐减退。从一些宏观经济数据来看,印度的经济仍处于明显好转阶段,10月的制造业PMI继续环比走强。因此认为印度会由于疫情将大量订单转向中国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即使真实存在部分印度订单无法生产而向中国转移,考虑到印度纺织品出口量仅占中国的20%左右,而且其中涤纶纤维占比相当低,这样的订单转移对中国涤纶纤维市场的供需影响应当不大。HKM财经新闻网

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HKM财经新闻网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
'); })(); /* 360自动推送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