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市场要闻与重要数据
1.矿端供应方面,2025年3月间,铜精矿的长单价格继续走低至-24.14美元/吨,4月3日报TC价格更是跌至-26.4美元/吨(2月底时TC为-14.4美元/吨),并且CSPT小组甚至都未为2025年2季度的TC给出指导价格,目前国内炼厂间分歧也相对较大,暂时并未“团结力量”与海外矿山相抗衡,但相对幸运的是,目前硫酸以及金银等副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这使得多数炼厂不至于陷入亏损生产的状态,故年内出现大规模炼厂检修的概率相对较小,但持续低TC对于炼厂而言终是隐患。倘若未来硫酸价格无法维持,则冶炼企业的生产经营将会更为艰难。铜精矿进口方面,2025年1-2月,进口铜精矿累计达到473.31万吨,较去年同期上涨1.21%。海外矿端干扰目前仍不时发生(如刚果金暴乱),故未来TC价格或仍以偏弱运行为主。
2.粗铜供应方面,2025年3月间,国内不同地区粗铜加工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北方地区加工费平均上涨100元/吨至900元/吨,南方地区加工费则是上涨250元/吨至1100元/吨。同时国内阳极板加工费也出现了200元/吨的上涨至850元/吨。主要原因是由于3月间铜价一度大幅上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国内再生原料的供应,使得加工费出现明显走高。此外,CIF进口粗铜也上涨2.5美元/吨至95美元/吨。
3.精炼铜方面,目前TC价格持续处于低位,2024年间长单仍可获利,但目前进入2025年,根据新签订的长单,目前国内冶炼厂在不考虑副产品的情况下,国内绝大多数冶炼企业均处于亏损状态(散单亏损2,134元/吨,长单亏损680元/吨)。2025年1-3月国内精铜产量为319.41万吨,同比上涨9.4%,3月产量为112.21万吨,环比上涨6.04%。如上文所言,虽然当下TC价格持续偏低,但副产品价格则相对较好,不过也正因为副产品价格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冶炼厂选择只要是有足够矿料的情况下就进口生产,同时此前国内也出台了一些有益于国内炼厂出口的措施,因此目前冶炼厂产量暂时仍维持高位,2季度检修涉及产能约115万吨,但倘若副产品价格维持偏强态势,则冶炼厂也并不会以检修的名义进行减产,实际影响产量或许较小。
4.废铜方面,据SMM统计口径,2024年国内废铜产量累计达到113.45万吨(金属吨)。而2025年1-2月,国内废铜产量达到22.61万吨,同比上涨33.79%。反向开票对涉废企业的影响逐步减弱,目前废铜产能相对集中的湖北地区开工率从春节前后的10%左右上升至60%附近,不过4月首周开工率又回落至42.45%,这主要是由于受到铜价一度走高的影响,导致废铜原料同样水涨船高,精废价差进一步缩窄致使开工率出现下降。同时进口废料价格同样相对偏高,因此预计目前废铜企业开工率短时内或难出现快速回升。
5.精铜进出口方面,2025年1-2月,国内精铜累计进口量达到53.37万元,累计同比下降12.66%,而累计出口量则是达到了4.95万吨,同比增长119.35%,这主要是由于此前进口窗口持续关闭,而出口窗口则是开启,冶炼厂积极布局出口,同时国家政策也取消了部分对于精铜出口的限制,使得目前出口量出现明显增长,不过这样的举措虽然有助于国内炼厂在加工费持续偏低的情况下寻求更高收益的机会,但也可能会加剧未来国内铜资源的紧俏。此外,美国方面于4月2日实施的对等关税暂时并未进一步影响铜品种(税率不会叠加),Comex铜溢价明显回落,带动沪铜以及伦铜一同出现走低。
6.废铜进出口方面,2025年1-2月,国内废铜进口量达38.25万吨,同比上涨12.86%。同时从美国方面进口的废铜已经从此前的20%以上逐步下降至目前16%左右,并且预计未来该比例将会进一步走低。
7.初级加工端方面,2025年2月,国内铜材开工率为53.84%(铜杆在铜材中占比最高),较1月环比下降0.89个百分点,。不过在临近3月末以及4月初,铜杆开工率达到74.55%,环比上升10.49个百分点。周内铜价出现一定程度回落,致使下游消费增加明显。铜价在跌破8万元/吨关口后,预计下游企业采购将会进一步增加,在不出现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的情况下,预计铜价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8.终端消费方面,2024年国内电网实际投资完成额为6,083亿元,再度达成年初规划(6,000亿元),并且同比上涨15.26%。2025年电网规划投资为6,500亿元,1-2月,国内电网累计投资额达到436.20亿元,同比继续上涨33.48%,目前电力板块依然是铜需求中相对稳定的增长因素。就地产而言,2024年地产投资完成额继续下滑超10%,新增开工以及竣工面积下降也都超过20%。预计2025年地产板块或仍在探底过程中,1-2月,国内地产投资额达1.07万亿元,同比仍下降9,8%,而新开工与竣工面积同样分别下降,29.6%与15.6%。汽车板块方面,2025年1至2月,国内传统汽车产量达到265万吨,同比下降0.56%。新能源车累计产量达190.3万吨,同比增长52%,而乘联会则表示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量将会达到1,600万辆(2024年产量为1,288.8万辆)。但在出口方面,由于特朗普关税政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预计新能源车出口同样会受到影响。家电板块于2024年表现相对良好,空调、冰箱以及洗衣机的产量增长分别为9.7%、8.3%以及8.8%,但这其中来自出口部分的贡献同样不容小觑,而此部分增量在当下的国际贸易环境而言,或许也会受到较大挑战。电子方面,或许仍是2025年铜品种终端需求最有可能出现意外惊喜的板块,尤其在deep seek对人工智能算力的优化或将使得更多领域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人工智能以优化其工作效率,因此对于集成电路的需求也或将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总体而言,虽然当下受到春节影响终端需求难有靓丽表现,但展望2025年全年,也不宜对铜品种终端需求抱有过分悲观的态度。
9.库存方面,2025年3月间,LME库存下降5.07万吨至21.14万吨,SHFE库存下降3.30万吨至23.53万吨,中国社会库存(不含保税区)则是下降3.89万吨至33.72万吨,上海保税区库存上涨3.22万吨至6.95万吨。此前伴随着市场对于特朗普关税预期的不断加强,使得全球库存呈现出向Comex市场逐步转移的情况,目前Comex市场库存超过9万吨(2024年上半年以前长时间都在2-3万吨的水平)。同时由于国内冶炼厂布局出口,因此上海保税区库存也相应增高。不过随着对等关税的落地,预计Comex持续累高的情况或暂告段落,而就国内库存而言,铜价在假后大幅下跌的过程中预计也将会引发大量下游补库,因此国内社库去化或将加快。
策略
单边:中性
在小长假中,外盘遭遇几乎全品种大幅下挫,LME铜价下跌8.95%,Comex由于溢价被进一步压缩,下跌幅度达到10.21%。虽然在周五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被市场解读仍相对偏鹰,但倘若市场持续呈现恐慌态势,则美联储未来也必然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而铜基本面目前整体情况并不十分偏弱,故节后首周可暂时以观望态度为主,有卖出看跌头寸的投资者不建议立刻进行了结。多头头寸则可适当降低仓位。
套利:暂缓
期权:暂缓
风险
春节前后需求下降过快且短时内难以恢复
矿端供应偏紧预期被打破TC快速上行
(来源:华泰期货)
免责声明:本报告所涉及信息或数据主要来源于第三方信息提供商或其他公开信息,华泰期货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作任何保证。内容所载的意见、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或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