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财经新闻网

影响巨大!五家债券评级机构被通报批评

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17-12-05 20:36:26 
  导读

  近期微信文章中,小债(ID:bondreview)关注了不少债市违约的消息。而与债市违约息息相关的债券评级机构,同样值得关注。

  11月30日,为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评级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维护信用评级业良好竞争秩序,推动评级业健康发展,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发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银行间债券市场 信用评级机构业务运行及合规情况通报》。

评级专业委员会就2017年第三季度评级机构市场表现、业务发展动态、评级自律管理及合规情况进行了总结。
  评级专业委员会就2017年第三季度评级机构市场表现、业务发展动态、评级自律管理及合规情况进行了总结。

  小债(ID:bondreview)主要注意到第四点,评级机构合规情况。在评级自律管理的过程中,发现评级机构在评级报告质量、作业流程管控以及档案资料管理等方面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对重要风险因素关注不足,评级报告质量有待提高。二是跟踪评级作业流程及合规管理有待加强。三是评级档案资料管理不严。

影响巨大!五家债券评级机构被通报批评
  原文如下:

  在评级自律管理的过程中,发现评级机构在评级报告质量、作业流程管控以及档案资料管理等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对重要风险因素关注不足,评级报告质量有待提高。经抽查项目发现,联合资信、上海新世纪等机构的个别评级报告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不充分,对影响发行人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的关注和分析不足;大公资信等机构个别评级报告中出现数据计算错误,报告撰写及审核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严。

  跟踪评级作业流程及合规管理有待加强。中诚信国际和联合资信未给受评对象预留充足的复评反馈时间,导致个别项目未能按时限要求完成跟踪评级;东方金诚因人员疏忽等内部原因遗漏披露1家企业的定期评级报告;联合资信存在信评委会议纪要中项目小组成员和评审委员重合、评审会议后进场访谈等情形,合规管理不严谨。

  评级档案资料管理不严。大公资信部分评级项目流程控制单签字栏未有签名,评级档案材料不完整;中诚信国际个别评级项目档案材料中记录的现场访谈时间前后矛盾,评级流程记录及档案资料管理存在疏漏。

  从11月不断出现的债券违约事件中,不难发现评级公司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从债市观察(ID:bondreview)以往的报道《丹东港10亿中票违约评级遭断崖式下调》到《中城建一周两次违约,11次违约金额超百亿》,无不充斥着对评级公司的质疑。

  比如,丹东港违约事件后,联合资信将丹东港集团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C,将“14丹东港MTN001”、“15丹东港MTN001”和“13丹东港MTN1”的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C。

  为何丹东港违约前评级一直都是AA,没有一点预警突然就违约了。评级公司在丹东港集团的评级中明显存在失误!

  此次《通报》中也指出了这个问题:

  联合资信、上海新世纪等机构的个别评级报告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不充分,对影响发行人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的关注和分析不足。

  目前,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在全球债券评级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国内主要的五家评级机构,其中包括中诚信国际、联合资信、大公资信、上海新世纪和东方金诚备受债券市场关注。

  在此次《通报》中,评级机构在评级报告质量、作业流程管控以及档案资料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中,以上国内五家评级机构均榜上有名。

  小债(ID:bondreview)列了近期债券违约事件基本情况:

此外,三季度,证监局对<a证券评级机构开展现场检查,对东方金诚和大公国际分别出具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src="/d/file/zhaiquan/2017-12-05/5267f202e63f728f6b1b6fc33dc175af.jpg">
  此外,三季度,证监局对证券评级机构开展现场检查,对东方金诚和大公国际分别出具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交易商协会就联合资信在评级过程质量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未及时启动跟踪评级等违反银行间市场相关自律规则指引的行为,给予通报批评自律处分并责令整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债市观察。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
'); })(); /* 360自动推送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