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本报记者 张勤峰
18日,税期高峰来临,加上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较多、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影响,市场资金面较上一日略微收紧,但在央行持续大力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的支持下,资金面未现明显收紧。市场人士指出,税期影响即将消退,监管考核因素将走向前台,年底流动性难免出现波动,但风险可控。
流动性边际收紧
18日,市场资金面较上一日略微收紧。货币中介机构称,18日银行间回购市场开盘后,各类机构积极融入隔夜、7天及跨年资金,早间短期资金融出较为有限,价格走高,14天至1个月的跨年资金也是需求方关注的重点,供给方报价不断上调,成交放量。临近午盘,隔夜、7天融入机构逐渐平盘,午后市场继续保持均衡状态,收盘前隔夜资金略有盈余。
一位地方性银行交易员表示,18日,资金面呈现出结构性紧张的特点,月内到期的隔夜、7天资金供求比较平稳,跨年资金需求旺盛,价格稳中有升,加上同业存单发行压力仍较大,进一步推动中长期限资金利率走高。
从回购利率走势上看,18日,存款类机构债券质押式回购利率涨跌互现。其中,隔夜回购利率小涨近2BP至2.71%,代表性的7天回购利率持平在2.92%,可跨年的14天回购利率下行5BP至4.11%,但21天回购利率大涨了78BP,更长期限的1个月回购利率下行7BP。
交易所市场回购利率则全线走高。上交所7天及以内各期限回购利率上行33-66BP不等,14天回购利率大涨89BP,1个月品种亦上行31BP。
综合来看,存款类机构间回购利率波动不大,表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仍较为平稳,但交易所回购利率全线上涨,显示季末流动性分层现象有所加重,非银机构面临的融资压力加大,可能成为未来货币市场利率上涨的推手。
央行提供“托底”支持
分析人士认为,昨日市场资金面略微收紧,主要受到税期高峰、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和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影响,另外,临近年底,MPA等各类监管考核造成的影响也开始显现。
12月企业申报缴税截至15日,从以往来看,15日及其前后一两日,是税期对流动性扰动最大的时期。另外,18日有400亿元逆回购到期,另有1870亿元MLF顺延到期。数据还显示,18日有2只记账式国债缴款,发行总额430亿元。
分析人士表示,月初央行一度连续实施净回笼,虽然自上周以来央行调整操作方向,并加大了资金投放力度,但从全月来看,并未提供太多增量资金。囿于流动性总量不高,短期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对短期流动性造成一定的冲击。不过,央行已通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对外发布今后一段时间操作计划等方式,稳定市场预期,资金面虽有所收紧,但并不是很紧张。
往后看,税期影响即将消退,监管考核因素将走向前台。受制于季末MPA考核、流动性管理新规等影响,年末资金面难免出现波动,尤其是非银机构承受的非对称的资金供求压力,使得流动性仍可能出现结构性的紧张,但总体上,央行保持流动性平稳的态度明确,仍将结合流动性供求形势灵活开展操作,为资金面提供“托底”支持,而年末财政大量支出也将带来可观的流动性供应,资金面出大问题的几率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