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未知 来源:财经新闻网
资本市场肩负服务中国经济转型的历史责任。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很多融资需求是债券融资不能完全满足的,大量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和大量中小企业,需要进行股权融资,资本市场要快速发展以服务于这个时代。所以,资本市场正肩负前所未有的历史责任,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资产管理行业要完成两个基本的职能,一是为投资人提供良好、稳健的回报,二是要积极担负作为资本市场买方的责任,配合资本市场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
为投资人提供良好的回报,仅仅做好产品业绩并不够。自2002年有开放式基金以来,截至2014年底,基金扣除货币基金,年均增长20%,股票基金年均增长25%。这应该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成绩单。但是投资人并没有充分分享到这个回报。2007年底,基金规模3.27万亿元,货币基金占比3%,股票和混合基金占比90%;2014年底,货币基金占比56%,股票和混合基金占比42%。这反映了基金客户作为一个整体的仓位配置,市场最高点时满仓,市场从低位已经较大幅上涨时半仓。
所以,我们不仅仅要做好业绩,更要进一步关心,如何提升客户通过购买基金实际获得的收益。解决方案有很多探讨空间,但有一条很重要,就是不仅要让个人投资人通过基金来参与资本市场,而且要鼓励他们通过一种长期的方式、一种纪律化的方式来参与。这就回到了我们今天的话题,大资管业态还要更丰富一点,不仅要有现在这种关注产品业绩的商业模式,还要有另一种商业模式,让客户的账户实际收益提高。我们只有把越来越多的零散的、短期的、难以克服贪婪与恐惧的资金,转变为大规模的、长期的、纪律化的资金,才有可能打破牛熊交替之后一地鸡毛的历史周期率,切实改善行业生态,提升客户体验,让资本市场更加长治久安。
我国资本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而注册制的推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是资本市场完成自身使命的重要举措,而配合注册制的推出,还需要进一步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投行是卖方,投资人尤其是机构投资人是买方。我曾经讲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核心就是合理的定价机制,而合理的定价机制,需要买方、卖方力量的平衡,需要买方队伍是多元的、强大的,并且具有良好的治理结构。有句话叫“买的没有卖的精”,当一个拟上市企业第一次出现在投资人面前的时候,有大量的信息不对称,如何给这样一个企业合理的定价,没有一个强大的买方队伍是不行的。所以,随着注册制的渐行渐近,随着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加快,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资本市场,这时候,就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需要进一步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我们对此抱有很大的期待。
总之,我们正站在历史性的拐点和机遇面前,作为资产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中的一员,只有不懈努力、励精图治,才能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