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资管新规》正式稿)发布,大资管行业统一监管新时代开启。
7jU财经新闻网7jU财经新闻网  一年来,公募
基金各类业务消长不一,面对新的竞争对手,公募
基金也在形成新的生态。
7jU财经新闻网7jU财经新闻网  公募业务此消彼长
7jU财经新闻网7jU财经新闻网  一年过去,公募
基金管理规模从12万亿升到14万亿,货币
基金规模高位震荡,仍站在8万亿之上,债券
基金规模则创出2.4万亿元的历史新高。
7jU财经新闻网7jU财经新闻网  新沃
基金副总经理王靖飞认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大众理财意识的提升,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容。
银行类机构投资者在固定收益类业务上还会有中长期需求,公募固收业务仍有广阔的空间。
7jU财经新闻网7jU财经新闻网  相对于固收业务的争议,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公募
基金在权益投资领域积累的优势短期内更是难以撼动。 北京一位次新
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
银行理财有近30万亿的规模,不可能都去做货币类产品,他们需要做差异化收益,公募
基金有望从中受益,债基和专户固收业务持续扩容。
7jU财经新闻网7jU财经新闻网  华南一位公募人士表示,主动管理能力是
基金公司区别于其他资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在大资管新格局下,
基金公司能够继续发挥权益投研优势,成为各类资管产品的底层产品的提供者。
7jU财经新闻网7jU财经新闻网  资管新规一年来,多家公募子公司、专户等通道业务受到明显冲击。
7jU财经新闻网7jU财经新闻网  人才流动提速
7jU财经新闻网7jU财经新闻网  除了业务上的“短兵相接”,新规之后,公募新的竞争者——
银行资管子公司、
信托等各类机构涌现,他们对人才的需求趋于一致,机构“抢人”大战在所难免。不过,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对专业人才仍然具备较高吸引力,并不会出现明显变化。
7jU财经新闻网7jU财经新闻网  王靖飞认为,人才市场毕竟是一个标准化的市场,与
银行子公司在人才上的竞争是公募
基金行业必定要面临的问题。
基金与
银行子公司在业务模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发展方向上的差异,具有出色软硬实力的
基金公司不会在人才竞争上失去优势。
7jU财经新闻网7jU财经新闻网  北京一位中型公募高管认为,公募
基金相比
银行、
信托等资管机构,市场化程度更高,不少
基金公司建立了事业部制、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等有效的激励机制,专业人士在
基金公司治理中的话语权越来越高,公募
基金仍然是投研专业人才拓展事业的好平台。
7jU财经新闻网7jU财经新闻网  汇丰晋信
基金产品开发总监何喆也认为,人才积累不仅仅是薪酬水平的问题。所谓的“抢人”也不是薪水高就能挖走的,公募
基金此前在投资领域内的人才优势不会因为对手来抢就出现本质变化。
7jU财经新闻网7jU财经新闻网  华南一家公募人士也称,“不存在抢人大战,但会加快人才的流动。”
7jU财经新闻网7jU财经新闻网  将形成竞争
7jU财经新闻网7jU财经新闻网  互补的资管新生态
7jU财经新闻网7jU财经新闻网  资管新规一年来,
银行资管子公司、
信托公募等相继推出,公募市场出现更多的参与者,公募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多位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公募
基金市场将进入多元化多体、多元化产品的新阶段,未来投研能力将是各家公募着力培育的核心竞争力。
7jU财经新闻网7jU财经新闻网  王靖飞认为,未来
银行、
信托等机构参与公募投资市场,将使管理人主体更加多元化,产品类型也会更加丰富。竞争格局的改变,将迫使产品管理的核心要件进一步向投研能力回归,不同管理人比拼的都是如何更好地为投资人提供长期稳定的回报。
7jU财经新闻网7jU财经新闻网  北京上述次新公募总经理表示,资管行业进入大变革时期,公募
基金行业内部进入充分竞争状态,外资机构也在进入国内市场,未来具备更强资产管理能力的公募仍然可以在市场中立足,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会越来越难,甚至会面临淘汰的命运。这种竞争和淘汰机制都是无法避免的。“培养自己的投资管理能力,仍然是公司生存发展的关键。”
7jU财经新闻网7jU财经新闻网  博时
基金也认为,无论是
银行理财子公司,还是
基金公司本身,都是重要的机构投资主体,多样化的投资主体能够丰富开放式
基金市场的产品类型,为我国
基金市场不断注入活力,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财富管理选择。
7jU财经新闻网7jU财经新闻网  “总体而言,各类资管机构加入市场竞争,他们的基因不同,优势不一,将形成一个取长补短、竞争互补、共享共生的新生态。”博时
基金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