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来源:大话固收
2012年9月26日,监管机构发布《关于实施〈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自此到2016年底的4年间,基金子公司开启了资产规模从零到11万亿元的狂飙史。这还只是基金子公司,加上期货资管和券商资管,体量只会更大。
转折也来得很快,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明确资管产品不允许多层嵌套;自此由于备案问题,不少资管公司事实上停止了新增业务。
资管公司催款有多难?
2月中旬信托公司复工以来,一向兑付记录良好的光大信托突然爆出新增三起违约,对市场造成不小的冲击。但是很快,从光大传出消息,都有了还款的时间安排。其中的智兴5号红花岗项目,首期已经兑付本息。
再如,光大信托弘信6号,融资人为贵州新蒲经济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目前的说法是在3月中旬会解决之前到期的批次,后续的正常兑付 。按智兴5号的节奏来看,曙光在即。
然而,同样作为新蒲经开投的募资项目,长安资产尊信系列却没有这么幸运了。新年过后,尊信系列接连发了两份临时报告。
2月份的报告主要是针对第五笔本金兑付违约的提醒,公告里反复提及“融资人表示仍在筹措资金并承诺将筹集到的资金优先用于偿还对本计划的欠款”;
到了3月份,长安资产再次发布一份临时公告,表示收到了第四笔本金对应的部分利息,但按照原定还款方案来算,第二笔本金、第三笔本金、第四笔本金及部分利息和第五笔本息尚未支付;
面对这挤牙膏一样的还款节奏,催款难,难于上青天。
尽管第四笔利息结算了部分,但按照展期协议累计再次违约的,已经又接近总体本金的25%了。大概对现场催收也没信心,直接给出了融资方的相关部门电话。潜台词明显:催收是硬活,愿意的都可以啃一啃。
如光大新蒲如果在展期一个月后能落地解决,对于失去募资能力的资管公司们无疑是个响亮的耳光。只不过打在资管脸上,痛在投资人心里。
“不可抗力”成了万金油
在之前的推文《某城投“趁疫情”延期,光大信托连环触雷》里,小固提到部分城投,以疫情为不可抗力对融资进行了延期。
无独有偶,隔壁安顺的主城区西秀,也给出了疫情的理由,进行再一次延期,不过不再提不可抗力而是变成了疫情影响了再融资。
这笔原本于2019年12月分两笔到期不足4000万的融资,当时统一延期到2020年3月31日。离重新约定的到期时间还有将近1个月,这么快就又发了二次延期的公告。
为什么没有明提“不可抗力”?截止3月9日,安顺四县两区以及两个管理区,合计确诊新冠病例4例(治愈4例),拿这个做借口确实是有些勉强了。
而作为管理方的中电投,面对融资方打出的“疫情牌”,只能默默地挂个公告。
资管公司难“资”难“管”
失去募资能力的资管公司,也同步失去了管理能力。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唐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