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经营方式才最有助于打造高产能代理人队伍?根据波士顿咨询的研究,高端客户的业务显著不同于中产和大众客户。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研究的结果与波士顿咨询过去针对高价值客户(以下简称“高客”)经营的研究相呼应。2022年发布的《寿险代理人队伍高质量转型手册》)。
11月10日金融一线消息,北京普惠健康保项目组透露,2024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自11月1日正式开放参保以来,目前参保人数已突破100万。
这是在2018年暂停审批保险经纪牌照后,时隔五年监管部门批复的两张保险经纪牌照。业内专家预测,近两年保险中介市场主体退出较多,放开保险中介牌照可以适度补充新的市场主体,预计后续可能还会有新的牌照获批。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在2018年暂停审批保险中介牌照后,时隔五年监管部门批复的两张保险经纪牌照。
近期,险资调研A股上市公司的节奏加快。Wind数据显示,10月以来,截至11月8日,保险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公司)合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已超过4000次。除机构调研之外,最近披露的三季报显示,险资在三季度加大了对A股上市公司的配置力度。
事实上,保险公司尤其是头部公司正加速拥抱保险科技,科技在提升保险业务效率、进行风险减量管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险行业科技含量近年持续提升,其在保险业务全流程中全面发挥作用。但也应注意到,部分险企尤其是中小险企的科技实力还较弱,服务外包的方式并不少见。
在个人养老金“吸睛不吸金”背后,产品、制度设计方面仍有诸多难点待解。在提升用户个人养老金参与性的同时,也亟须关注居民的存储意愿和水平。机构人士认为,针对目前“开而不缴”问题,“药方”之一在于提升个人养老金账户产品的吸引力。同时,他建议,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上限还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近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公布的《2023年第四期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投资信心指数调查情况》(以下简称《调查情况》)显示,保险机构2023年第四季度的权益投资信心指数迎来了回升。有保险资管公司更是坦言,“近期有加仓计划”。
中石油旗下中油资本拟“清仓”中意财险股权。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中意财险51%股权被挂牌转让,转让方为中国石油集团资本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邮资本”),系其所持的全部中意财险股权。这也意味着,如果转让成功,中油资本将不再持有中意财险的股权。
中国人寿再度对云南白药大股东增资,金额110亿元。11月3日晚间,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白药,.SZ)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并列第一大股东云南省国有股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云南国有股权公司)与中国人寿持续开展股权合作,由中国人寿对云南国有股权公司进行增资扩股,相关工商变更已于近日完成。
事实上,类似上述拟“清仓式”转让所持保险公司股权的投资方并不少,目前还有多家险企的部分股权正在寻求接盘方。统观近期保险公司股权挂牌转让案例,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转让方大多为清仓式转让,转让成功后,其将不再持有该保险公司股权;二是被转让股权的标的保险公司多为中小险企。
今年前三季度,中邮人寿净亏损103.75亿元,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43.56亿元,同比增长22.97%。该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保费收入357.58亿元,同比下跌22.31%;前三季度亏损19.77亿元,其中第三季度亏损16.54亿元。
券中社记者从业界获悉,监管部门近期正组织保险公司开展股权投资情况排查。主要排查范围包括三类,即保险公司的各级非保险子公司,投资的非控制型未上市企业,以及通过私募股权基金控制的子公司的情况。业界分析,监管部门可能是在检查中发现相关线索,希望摸底整体股权投资情况,并提高行业防范和应对化解风险能力。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调研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发现,业内多家机构在发展养老金融、助力第三支柱建设、布局养老产业等方面正在积极探索。除了养老资金方面的管理,金融机构对养老产品+服务全链条的布局,也在进一步延展。保险业应当把握自身特点,专注专业,错位发力,构建养老金融的核心能力。
今年以来董责险投保意愿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的原因有哪些?董责险的市场渗透程度逐渐加深成为一大趋势,不过,从今年以来的投保意愿来看,董责险投保热情同比有所回落。不过,当前的拟投保数量同比回落这一趋势是否为全年的预演,尚不能盖棺定论。
又有险企股权被公开挂牌转让,这次还是控股权。成立之初,中意财险的中外方股东各持股50%。2009年,忠利保险将1%股权转让给当时的股东中石油集团公司,中外方股东的持股比例调整为51:49。2016年,中石油集团公司又将51%股权转让给中油资本。除了中意财险,中石油还与忠利保险合资成立了中意人寿。
除了股权风波不断,百年人寿近年来的业绩表现也不佳。直到2015年,大连万达通过逐步增持成为第一大股东后,百年人寿开始扭亏为盈。然而到了2022年,百年人寿业绩急转直下,亏损高达27.09亿元。面临巨额亏损的同时,百年人寿的净资产也在断崖式暴跌。
从人身险企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76家寿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跑赢行业整体,同比增长9.89%,同时,仍有35家寿险公司出现亏损,且合计亏损超200亿元。同时,仍有35家寿险公司出现亏损,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超200亿元。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过往打“价格战”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应提供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专业化的服务。全面推行“报行合一”之后,保险公司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业内人士表示,过往打“价格战”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保险公司只有提供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更加专业的服务,才能实现长久发展。
从最新情况,个人养老金基金已扩容至161只(仅计算Y份额,下同),但不少产品仍存在规模迷你且业绩承压明显的情况。建议投资者在选择个人养老金基金时,尽量选择规模较大、过往业绩较好的产品,同时,知名机构旗下的产品长期业绩或相对更好。
本报记者苏向杲见习记者杨笑寒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日,已有170家保险公司发布了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有15家偿付能力不达标。据记者梳理
11月1日金融一线消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大连监管局发布关于百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王新浩任职资格的批复。批复显示,核准王新浩百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当时记者获悉,王新浩此番出走浦发银行,下一站或是百年人寿,有望出任董事长。
险资重仓流通股数量和市值环比呈“双升”态势。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三季度险资重仓股数量和市值“双升”,说明有底部加仓行为。
本报记者苏向杲见习记者杨笑寒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日,已有170家保险公司发布了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有15家偿付能力不达标。据记者梳理
今年前十个月,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普惠型保险加速落地创新。多地推出普惠型家庭财产保险,各地惠民保即城市定制型医疗险迭代升级,普惠门诊险、普惠学平险等产品不断丰富。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各地针对不同群体、不同保障对象,推出的普惠保险显著增多。
2024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正式上线另外,2024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参保依旧不限年龄,不限健康状况,既往症患者可保可赔。